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

第六屆索爾維會議 量子力學(21)


上方為我的youtube影片連結
正好有位熱心的比利時商人歐內斯特·索爾維(法語:Ernest Solvay,1838年4月16日-1922年5月26日)出資辦了個會議,會議以他的名字命名,故而叫索維爾會議。索維爾會議每3年一次,第一屆是在1911年召開的,後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迫中斷,1921年重新召開,到了1927年已經是第五屆了。

第五屆的索維爾會議可謂是科學史上的夢之隊,雲集了勞侖茲(Lorentz)、普朗克(Planck)、愛因斯坦、玻爾、薛定諤、海森堡等等,還有居里夫人。會議的主題是「電子與光子」,這麼大牌雲集到此只為一個目的,好聽點叫討論學術,簡單地說就是爭吵。

轉眼就到了1930年,第六屆索維爾會議也如期召開,三年了什麼事情都會發生,量子力學正在蒸蒸日上,玻爾更加老練,海森堡、泡利等人也成為了一代宗師,而愛因斯坦也練就了一身本領,想要一決高下。
愛因斯坦仿佛已經感受到了對方強大的氣場,要打敗他除非集中力量一擊制勝。而他現在攻擊的目標就是不確定原理。

這次會議少了寒暄和客套,愛因斯坦以上來就準備好自己的思維實驗(光子箱實驗): 
想像一個箱子,上面有一個小孔,並有一道可以控制其開閉的快門,箱子裡面有若干個光子。假設快門可以控制得足夠好,它每次打開的時間是如此之短,以致於每次只允許一個光子從箱子裡飛到外面。因為時間極短,△t是足夠小的。那麼現在箱子裡少了一個光子,它輕了那麼一點點,這可以用一個理想的彈簧稱測量出來。假如輕了△m吧,那麼就是說飛出去的光子重m,根據相對論的質能方程E=mc2,可以精確地算出箱子內部減少的能量△E
那麼△E和△t都很確定,海森堡的公式△E×△t > h也就不成立。
所以整個量子論是錯誤的!
對於突如其來的攻擊,哥本哈根派的領袖玻爾有點不知所措,他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。眼看愛因斯坦好像要搬回一局了,沒想到第二天早晨玻爾就反應過來,開始接招了:


玻爾指出:好一個光子跑了,箱子輕了△m。我們怎麼測量這個△m呢?用一個彈簧稱,設置一個零點,然後看箱子位移了多少。假設位移為△L吧,這樣箱子就在引力場中移動了△L的距離,但根據廣義相對論的紅移效應,這樣的話時間的快慢也要隨之改變相應的△T。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出:△T>h/mc2。再代以質能公式△E=mc2,則得到最終的結果,這結果是如此眼熟:△TE > h,正是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(測不準原理)!

關鍵是愛因斯坦忽略了廣義相對論的紅移效應!引力場可以使原子頻率變低,也就是紅移,等效於時間變慢。當我們測量一個很準確的△m時,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箱子裡的時鐘,造成了一個很大的不確定的△T。也就是說,在愛因斯坦的裝置里,假如我們準確地測量△m,或者△E時,我們就根本沒法控制光子逃出的時間T

關於這個精彩的辯論,讓所有人都驚呆了,這下換愛因斯坦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玻爾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,來反擊愛因斯坦,用別人的絕招打敗別人。可是愛因斯坦依舊不想認輸
那就再干一輪第七次索維爾會議

讓我們期待著1933年的第七次索維爾會議吧。
不過到了1932年,歐洲乃至世界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納粹上台,整個歐洲已經進入緊張的狀態。12月愛因斯坦與妻子打算到美國訪問,沒想到瘋狂的納粹抄了他的家,這次訪問也成了永久居住。傷心的愛因斯坦隨後加入了美國國籍,再也沒有回到德國了。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。

1933年的第七屆索爾維會議如期召開,薛定諤和德布羅意出席了會議,但是沒有主將愛因斯坦,他們倆都沒有發言。但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愛因斯坦正在準備下一次的反擊。

下一集愛因斯坦提出了EPR謬論,用來反擊哥本哈根學派玻爾對於量子力學的詮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